教育教学教学指导

浅谈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中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8-09-17 10:40 分类:教学指导 发布单位: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 点击量:4933 【公开】

课程目标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既要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也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那么,如何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探讨新教法呢?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如何树立正确的课程意识

    什么是课程?教育学认为,课程是计划化的学习经验,是为实现各级各类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科以及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课程涉及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它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从这个定义上看,正确的课程意识是广大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的前提。
但是,教育学上的定义显然有比较明显的局限性,很容易使教师认为课程即“教材”。从现代课程发展的特点上看,我们认为,教师还需树立这样的课程意识,即:1、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构成的生态系统,不仅只理解为教材。2、课程是永远变化型的,不应该是文本课程,而应该是体验过程。3、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组织者、创造者。教师还需理解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即:1、强调课程的人性化,2、力求课程的生活化,3、注重课程的整合化,4、实行课程的弹性化。                                              

    二、如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改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目标。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教师是新教材老教法,穿新鞋走老路,仍然以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组织课堂教学;而另一种倾向则是以实现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而将知识与技能搁在一边。显然,这两种倾向都有其明显的弊端,不利于新课程的实施。
    那么,应该怎样处理好新课程中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三层目标的关系呢?我们认为,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都是必须的,只是强调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形成不能以损害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为代价。课程改革要改变的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过去,我们一味强调知识与技能,所以就采用灌输式,不管学生喜欢与否,不管学生的身心健康,强“注”给学生。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然也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与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如何实施个性化评价
    我们常说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如何实施个性化的评价呢?正确认识学生差异是实施个性化教学与个性化评价的前提,再者,要考虑好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1)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决不能以选拔人才或评优等为主要目的,更不能出现评价时鼓励了一方而打击了另一方。
    (2)评价主体多元化。实施新课程,我们必须实行学生、伙伴、教师、家长四位评价主体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这就能比较全面地对学生做出中肯的评价,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
    (3)评价反馈途径的多元化。评价反馈至少有作业分析,学习质量形成性分析,学习质量终结性分析,课情分析。从学生课堂内的表现来评价学生三方面目标的达成情况。特别是就课情分析来看,教师在课内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适时的给予激励性评价。对于智力发展较好的学生不要轻易给予表扬,当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解决了比较难的问题或是有创新的时候给予适时表扬和鼓励,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使他们产生后续学习的动力。而对于智力发展较慢的学生,只要他答出简单问题或只要肯回答问题就应给予充分肯定。另外,还需采用个别激励与集体激励相结合的方法给所有的学生以激励。
    (4)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实施新课程,评价必须促进所有的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方法应多样化。可以包括:适时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应将适时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给学生做出中肯的具有个性的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5)评价内容多元化。 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四、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建师生课堂关系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认为:
 1、正确的教师角色定位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主体性,改变过去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倡导具有开放性、活动性的新型学习方式。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是否削弱了呢?我们认为,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上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造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从体现教师权威的讲台上走到学生中来,和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加强学习,增强课堂调控艺术,适时地调整课堂教学。
    2、正确认识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己成为我们的共识。我们的课堂教学绝不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代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勇于创新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3、正确认识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本次新课程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改变传统封闭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实施具有开放性、活动性的探究、合作、参与等新型学习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说得简单一些,处理教材的基本要求就是增加其探索性、思考性和现实性成份。
    五、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显然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新课程尤其强调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认为:
    1、创造优良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适宜的环境。 
    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学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学活动应顺应这一个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性,发展个性。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这是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一环。对学生要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这实质上也是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一个积极而合理的评价,建立这样一个积极合理的基本准则,不仅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还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发展。 
    2、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 
    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及培养,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以及适宜的环境和气氛,而且还要依靠科学的教学方法。有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生提很多问题。这实质上仍然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毫无意义。只有科学地设置问题情景,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教学状态,才能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要做到这一点,至少应考虑到问题设置的"五度"、"六要"原则。 
"五度"指: 
    (1)难度,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难度,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他们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可以"跳一跳、摘挑子"; 
    (2)跨度,问题的设置应有主次、轻重之分。紧扣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前后衔接; 
    (3)坡度,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简人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4)密度,问题的设置应疏密有间,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 
    (5)广度,问题的设置,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还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将活动的水平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才具有教育的价值。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主体实践活动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出准确的判断。 
"六要"指: 
    (1)要简洁明确,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含糊不清。
    (2)要讲求过程,不仅要使学生解出正确的答案,还要知道答案是怎么来的,明白获得结论的过程,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3)要有阶段性,在教学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应根据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问题设置; 
    (4)要有探索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5)要注意时机,问题的设置时间要得当,把握好时机,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 
    (6)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且精,学生质疑多且深。学生发展的动力是内在的矛盾冲突。教者所提出的问题如果不   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不能有效激励学生的思维,就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也就不可能引发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设计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时,需要花大力气研究如何提出问题和提出怎样的问题,维持学习活动的适当难度,不断向学生指出讨论中有争议的部分,以便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关于问题设置的方式有很多,如激发式、诱发式、情境式、悬念式、连锁式、对照式等,教师可根据需要选用。总之,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过程,也是从有疑到无疑的反复过程。因此,教学中应以问题为中心,使质疑、设疑、激疑、释疑、布疑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推动知识、智力水平的提高。
    新课程的实施是一个整体工程,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让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实现新课程的育人功能。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 皖ICP备06003616号-1
客户服务热线:4001801818
学校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大通路80号(和平广场东侧)    联系电话:62184868     联系邮箱:hf38z@126.com